其它
2015年河北公務員考試行測指導:避開細節(jié)理解題四陷阱
http://m.sykuotai.com 2015-02-09 來源:河北公務員考試網
“細節(jié)”是指文段中那些容易被人忽略、混淆的細小信息。在公務員行測考試中,閱讀理解里有一種根據細節(jié)判斷選項正誤的題型,我們稱之為細節(jié)理解型題目。它考查的是考生根據材料查找關鍵信息及重要細節(jié)、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等能力。下面河北公務員考試網為各位考生揭露公務員考試行測細節(jié)理解型題目的四大常設命題陷阱。
一、無中生有
“無中生有”指的是命題人依據材料中的某一信息,憑空捏造出相似的信息作為選項以迷惑考生。最常見的“無中生有”情況為選項涉及的某個概念、問題或結論在原文中并沒有提及,尤其是當選項出現對兩個事物進行比較時,一般原文并未對它們進行比較。
做題時要仔細檢查所給選項的內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相應依據或者能否根據原文推斷出來。要認真審讀原文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找出前后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謹防相似信息的干擾。
【例1】 進入21世紀,中國的媒體事件頻發(fā)。媒體對事件的關注程度和方式決定了公眾的態(tài)度和事件的發(fā)展。人們所看到的已經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經過媒體把關后的媒體事件。隨著網絡的興起,媒體事件更是集中地以網絡事件的形式表現。在網絡事件中,網民是網絡輿論和網絡監(jiān)督主體。他們的觸角遍布社會各個角落,時時處處監(jiān)督著政府和官員的一舉一動。下列說法與這段文字不符的是( )。
A.網絡監(jiān)督呈現出廣泛性和普遍性 B.網絡對社會輿論有重大影響
C.媒體事件可能不是事件本身 D.網絡監(jiān)督比傳統(tǒng)手段更有效率
【解析】D項無中生有。文段并沒有將網絡監(jiān)督與傳統(tǒng)手段的效率進行對比。由文段最后兩句可知A、B項表述正確;由第二句“人們所看到的已經不是事件本身”可知C項正確。故本題答案為D。
二、偷換概念
“偷換概念”是指命題人將題干中的詞語偷換成一些相似的詞語,改變了概念的修飾語、適用范圍、所指對象等具體內涵的一種設錯方式。此類陷阱多在解釋概念或轉述文意的選項中出現,考生要注意甄別。
在閱讀原文時,一定要關注所敘述的對象及其具體的行為;在做題時,應注意看選項中是否存在信息錯誤對接的現象,尤其要看選項的主語、謂語與原文是否一致。
【例2】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學典型一樣,是說不盡的。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階級、不同文化程度的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側面去解讀它,甚至同一個讀者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它都會有不同的理解。這些不同的解讀和理解構成了一部阿Q接受史,這部接受史沒有終結,也永遠不會終結。下列說法與這段文字不符的是( )。
A.阿Q的形象隨著時代發(fā)展不斷豐富 B.對阿Q的解讀是個常說常新的話題
C.對阿Q的解讀與讀者自身閱歷有關 D.未來的人們對阿Q會有更新的解讀
【解析】A項偷換概念。文段說的是人們對阿Q的理解與解讀有所不同,而非阿Q的形象,且阿Q的形象不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豐富。
三、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指以個別事物替代一類事物或以事物的部分特征替代整體特征的一種設錯方式。此類陷阱多通過更改主語、混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擴大范圍來迷惑考生。
在閱讀文段時,一定要特別注意重要詞語前面的修飾詞和限定詞,如:“一些”、“有些”、“這些”、“少數”、“少部分”、“少量”、“一部分”、“某個”、“某種”、“幾乎”、“除……之外”、“到……為止”、“絕大多數”、“全都”、“全部”等,見到這些詞語時,就用筆加以標記。
【例3】大袋鼠是一種奇特的動物,它們平時在原野、灌林叢和森林地帶活動,靠吃草為生,它們過群居生活,但沒有固定的集群,常因尋找食物而匯集成一個較大的群體。老鷹、蟒蛇和人們都要捕捉袋鼠,然而對袋鼠最大的危害莫過于干旱,幼小的袋鼠會死亡,母大袋鼠會停止孕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大袋鼠一般不會單獨行動
B.大袋鼠常聚集在一起尋找水和食物
C.威脅大袋鼠最嚴重的是干旱
D.遭到干旱,袋鼠都會死亡
【解析】D項屬于典型的以偏概全。由文段中“幼小的袋鼠會死亡,母大袋鼠會停止孕育”可知D項“袋鼠都會死亡”丟掉了“袋鼠”前的修飾詞“幼小的”,將部分變成了整體,擴大了主體的范圍。
四、混淆時態(tài)
“混淆時態(tài)”是指將還沒有發(fā)生或未實現的說成已經發(fā)生或實現的,將可能的說成必然的,將不肯定的說成肯定的一種設錯方式??荚囍幸P注選項是否將“已然”與“未然”、“或然”與“必然”進行了互換。
在閱讀文段時,考生要留心材料語言表達中的“將要”、“可能”、“也許”等詞語,判斷選項時則要注意諸如“已經”、“必然”等十分肯定的詞語。準確把握“已然與未然”、“或然與必然”的關系。
表示時態(tài)分類的詞有:
已然:指已經發(fā)生。常見詞語如“已”、“已經”、“曾經”、“……了”等。
正在進行:如“正”、“正在”、“在……中”、“……著”等。
未然:指還未發(fā)生。如“將”、“要”、“即將”、“將要”等。
或然:指事情或許可能發(fā)生,但不一定。如“可能”、“也(或)許”、“大概”、“基本”、“差不多”等。
必然:指事情必然會發(fā)生,強調的是事情發(fā)生的肯定性。如“一定”、“必然”、“必定”、“必將”等。
【例4】納米技術將帶來一場革命,徹底改變目前外科手術的意義。將來,外科手術不會出現手術刀,那時的手術工具是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只有原子或分子那么大。今天的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也許會成為歷史,納米機器人將進入有病變的關節(jié),幫助身體長出健康的關節(jié)。有了超級機器人和自動機械裝置的幫助,醫(yī)生們可以通過一個小洞完成創(chuàng)口非常小的手術。
下列對文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將來,外科手術將不再使用手術刀,取而代之的是機器人
B.納米機器人可以進入人體有病變的關節(jié),幫助身體長出健康的關節(jié)
C.使用外科手術機器人進行外科手術的創(chuàng)口非常小,能減輕患者的痛苦
D.今天進行外科手術,醫(yī)生們只需要把微型機器人注射到病人的身體,再由它完成所有的治療工作
【解析】選項中出現了時間詞“將來”、“今天”,由此我們可考慮是否混淆了時態(tài)。文段敘述的是納米技術將為外科手術帶來一場革命,這只是一種展望,還沒有實際發(fā)生。顯然D項混淆了未然與已然,不正確。
行測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5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