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據報道,在2015年1月17日結束的全國民航空防安全會議上,近幾年頻繁出現的擾亂民航正常運行秩序的行為成為關注重點。根據部署,今年民航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堅持嚴格執(zhí)法、規(guī)范執(zhí)法,嚴厲依法查處飛機上吸煙、打架、滋事等非法干擾行為和因航班延誤等矛盾問題引發(fā)的違規(guī)行為。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擾亂民航正常運行秩序的行為屢現報端,有強開“逃生門”,有誤開安全門,如果將視角再向前推,去年還有向泰國亞航空姐潑開水、國航CA433航班萬米高空上演“全武行”,甚至還有謊稱自己攜帶炸彈……
[原因分析]
一是執(zhí)法不嚴,懲罰過輕。在很多事情上,我們并不缺少相關法律,缺少的只是對法律的執(zhí)行,這幾乎成為一種公共常識。根據刑法等法律法規(guī),擾亂正常飛行秩序,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然而,由于“擾亂正常飛行秩序,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表述比較模糊,乘客此類行為并未造成安全事故,導致在實踐中往往從輕處罰,很難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二是鬧事有理,反獲賠償。很多乘客“非理性”維權后,也并未受到相應懲戒。航空公司或機場往往考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鬧事者還可能會拿到賠償金,無疑助長了類似違法行為的蔓延。例如,此前因西部航空航班延誤,數十名乘客在昆明機場沖上跑道攔截正在滑行的飛機,最后“鬧事者”不僅沒受到處罰,而且每人獲得了500元賠償金。
三是信息不對稱造成隔閡。根據統計,我國20個航站樓的正點率不到50%,足見國內航班延誤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程度。面對如此龐大的延誤數據,旅客永遠只能是弱勢群體。航班誤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乘客對航班誤點最主要的原因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正是航班延誤信息的不對稱,造成了乘客對航空公司產生了不必要的誤解。而當乘客向航空公司相關接待人員詢問航班誤點的問題時,相關接待人員敷衍了事的“不清楚、不確定”,激怒了出行受阻的乘客。
四是“不出事不問責”的潛規(guī)則。2014年8月30日,從成都飛往北京的聯合航空KN5216次班機上,有乘客吸煙,事后機長反復強調“既然已經安全到達了,那還說什么呢”,這樣的意識,同樣是飛行安全的極大隱患。美國法學家伯爾曼說過:“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边@正指出了依法治理“機鬧”的重要性。
[建議措施]
《禮記·中庸》中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飛速發(fā)展,但在配套的文明法制等方面卻顯得有些落伍。乘客在飛機上吸煙、打架、滋事等行為,其中有些是與機組人員的摩擦。背后的原因無非是乘客的權益被侵害了,但相關方面卻沒有做好必要的善后服務工作。如今,嚴懲飛機上滋事,那么遵循“一碗水端平”的道理,相關方面的服務意識、服務態(tài)度也應有所“升級”,不奢求其把每一位乘客都當成上帝,但最起碼的底線理應遵守。如今需要警惕的是:相關方面拿著當前的規(guī)定當令箭,無視乘客的正當權利。
構建“平安航空”,在完善航空安全立法的過程中,加強對旅客行為的管理,加大對飛機上吸煙、打架、滋事等非法行為和因航班延誤等矛盾問題引發(fā)違規(guī)行為處罰的同時,也必須對航空公司信息公開不及時、敷衍乘客、進而引發(fā)乘客不滿的情況進行嚴厲的處罰,進而從根本上防止、杜絕此類危及航空安全行為的發(fā)生。